由于哺乳受到生物学和文化的影响,母乳喂养包括多个方面内容:婴儿吸吮乳房的频率和间隔时间、单个乳房的产奶量是否可以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喂养频率的昼夜差异以及婴儿日渐成长时这些变量如何随时间而变化。那么新生儿母乳喂养一次喂多长时间?
一、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
分娩时间延长或分娩不顺利的经历可能会影响早期母乳喂养。这些情况包括产妇需要长时卧床、没有亲友陪同下独自分娩、禁食、禁水、药物引产、使用产钳术或真空抽吸,以及进行剖宫产。
无论产妇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有分娩负面影响,都可能会延迟泌乳量的增加。延迟增加泌乳量的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在第二产程(消耗大量体力)时间超过1小时,以及分娩期间轻度到中度的产后出血。
经历创伤性分娩的母亲可能对“母乳喂养是为了弥补分娩”这一感受更为强烈,她甚至可能反对母乳喂养,认为她的乳房是“另一个被侵犯的身体器官”。在这种情况下,应提供建立母乳喂养的一对一心理辅导。
分娩时使用的药物可能延迟第一次母乳喂养,因为一些药物对新生儿有镇静作用、抑制摄食行为,并且降低新生儿的运动协调性,从而影响新生儿的警觉性、觅乳行为和哺乳效果。
产妇在分娩期间得到的情感支持与早期母乳喂养有关,与长期坚持母乳喂养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剖宫产加大了对母亲母乳喂养的体能要求,所以在手术分娩后,产妇可能需要外界帮助才能找到舒适的母乳喂养姿势。所有研究均未发现剖官产分娩与乳汁分泌增加延迟有关。分娩后的早期哺乳频率可能更为重要。
二、建立母乳喂养机制
产后早期是母乳喂养和母婴关系的脆弱期。产后护理应根据母亲个休做出其有针对性的调整,促进护理过程的自然效用。
(一)初的2小时
新生儿母乳喂养一次喂多长时间?分娩后的初2小时可能是敏感期,母婴肌肤接触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稳定和早期母乳喂养都至关重要。在此期间,应保持母婴的正面肌肤接触。分娩后初1-2小时的母乳喂养与婴儿存活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以及乳汁摄入量的增加有关。
新生儿在母亲身上的早期觅乳行为增加了母亲的催产素水平,这可能有助于其身体做好进行母乳喂养的准备。分娩后母婴分离可能抑制新生儿的觅乳行为。
(二)出生的第1天
出生第1天,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平均每次摄人约7毫升初乳,平均每日摄入量为37毫升。出生第2天,母乳喂养婴儿平均每次摄入乳汁量为14毫升。当母乳喂养正常进行时,在出生第1周的每一天,随着婴儿需要摄取更多乳汁母乳产量随之增加。
对于新生儿来说,少量喂食比大量喂食更好。新生儿出生时需要排出体内过量的液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生儿当然也有一个小小的胃。新生儿胃的大小因出生体重而异,较大的婴儿胃也较大,容量约为30毫升。出生第1天,婴儿的胃部不够伸展舒张。3天后,随着婴儿更为频繁地摄入少量的乳汁,其胃部开始舒张,以容纳越来越多的乳汁。
出生第1天,新生儿可能需要经常进行母乳喂养,又或者一部分婴儿似乎对吸吮乳房不感兴趣。母乳喂养的感官体验对于婴儿的大脑构造和接受的乳汁量可能是非常重要的。
24小时的喂养次数可能对健康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婴儿母乳喂养状况良好,在初24小时内采取频繁的喂养会影响到婴儿之后的生长发育,意味着乳汁摄入量较多以及体重下降较少。出生第1天,喂养次数的增加还可以降低第6天新生儿黄疸的可能性。
即使婴儿处于困乏状态,也可以通过保持婴儿与母亲身体正面接触(无论是肌肤接触还是穿着轻便衣物)来促进频繁喂养。在婴儿出生第1天增加喂养次数的其他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在醒着的时间或“密集型哺乳”期间进行数次母乳喂养。·浅睡眠期间将婴儿的嘴唇放在乳房上。
由于白天其他人的干扰可能成为早期母乳喂养的障碍,一些分娩机构为母婴设置了私人空间,提供更多的母婴独处时间。
母婴晚上在一起,他们的睡眠会更充足。当婴儿睡在母亲病床旁边的婴儿床上,比分床单独睡觉时母乳喂养次数更多。医院工作人员对晚间母婴同室的态度会影响母亲的选择。
新生儿母乳喂养一次喂多长时间?当与母亲分开时,哺乳动物的新生儿会表现出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可预测应激反应。这首先源自新生儿独特的“分离痛苦”的啼哭和被称为“抗议绝望反应”的可预测生理变化,如果婴儿的啼哭没有得到回应,他就会陷入绝望的状态。为了增加存活机会,新生儿会通过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来消耗较少能量,为了延续小小的生命,婴儿自身会做出调整,关闭肠道功能、消化功能和生长机制,从而增加应激激素。
在新生儿出生第1天母婴分离会加重以下情况。·婴儿体温降低。·血糖水平降低。·婴儿啼哭更频繁,应激激素水平更高和睡眠更少。·母乳喂养方面的问题更多。·母乳摄入量下降。·运动神经控制弱。
当新生儿与母亲保持肌肤接触时,营养模式被激活。这使得应激激素减少了74%,并增强了婴儿的生理调节功能。由此,新生儿的肠道更容易消化吸收食物,其心率和呼吸不会升高或减缓。这种母婴接触可以激发母亲的养育行为,增强母婴的情感联系,并引发婴儿的先天的觅食反射。
襁褓中的婴儿睡眠时间较长,不容易唤醒,而减少早期母乳喂养的频率。出生后把婴儿裹在襁褓中会导致早期吮乳能力差,也不利于后期母乳喂养的建立。为了使婴儿的身体保持温暖,可以让婴儿趴在母亲的身上,并用毛毯盖在他们身上以替代将婴儿裹在襁褓之中。
在非医学原因的情况下,给婴儿喂食配方奶会阻碍频繁的早期母乳喂养。喂食奶粉使婴儿吃饱,长此以往就会对母乳喂养失去兴趣,可能会延缓母乳分泌增加。如果使用奶瓶喂养,这可能会改变婴儿吸吮的方式。在第3天至第7天,用奶瓶喂养婴儿的效果很可能比母乳喂养行为低2~3倍。配方奶还会增加婴儿对母乳量的期望,特别是当喂食超过1益司(37毫升)时;在这种情况下,当婴儿吸吮乳房并只摄入较少量乳汁时,他们便无法得到满足。
用源自非人类乳汁的配方奶喂食新生儿,其过敏原致敏的风险更大,因为他们的肠道连接更为开放并更具渗透性。随着婴儿肠道日益成熟,其肠道连接越来越紧密,这种致敏风险也随之降低。非人类乳汁会改变新生儿的肠道菌群,使其更接近于成年人的肠道菌群,从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三)出生的第2天
新生儿母乳喂养一次喂多长时间?分娩后第2天产妇血液催产素水平越高,母乳喂养持续的时间将会越长。术语“激素肤色”用于描述母亲血液中催产素水平的外在指征,也是用来反映母乳喂养效果的一个指标。以下是母亲高催产素水平的外在指征。
看起来好像“魂不守舍”。面色潮红或者有光泽。昏昏欲睡或者精神松弛。闭上眼睛时面带微笑或者似笑非笑。当观察到这些指征时,避免与母亲交谈或消耗她的精力,因为这会改变她的激素状态。
三、初40天
第3天或第4天,随着泌乳量的增加,大多数婴儿的母乳喂养方式发生变化,哺乳时间越来越短,婴儿越来越适应更长的哺乳间隔。大便颜色也开始从黑色胎便变为绿色过渡性大便,变为黄色大便。
在初的40天中,通常认为婴儿对于母乳喂养的需求非常强烈,直到建立起充分的泌乳机制。虽然激素在促进泌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主要的泌乳因素是通过母乳喂养或挤奶引起母乳消耗的节律性和有效性。
当母乳喂养婴儿有效时,其哺乳频率是母亲增大泌乳量的主要动力。在此期间,婴儿可以以不规则的时间间隔进行母乳喂养,即在一天中的部分时段“密集型哺乳”或密集式喂哺。
(一)第1周
随着母乳喂养的日益频繁,第1周结束时,到第7天母乳产量已增加了不止10倍,从第1天的平均1盎司(37毫升)增加至每天10~19盎司(280~576毫升)。同时,婴儿的胃容量增加,每次进食可以舒适地容纳1~2盎司(30~59毫升)的母乳。随着婴儿快速生长,其胃容量随着母乳产量增加而增加。
(二)第2周和第3周
随着频繁的母乳喂养,母乳产量持续增长。现在,婴儿每次进食可以摄入2~3盎司(59~89毫升),每天可摄入20~25盎司(591~750毫升)的乳汁。在这个阶段,婴儿经常需要增加更多母乳喂养的次数和时长,以增加母乳产量,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这个更长时间、更频繁的喂养时期有时被称为“婴儿快速生长期”。
(三)第4周和第5周
在这一阶段婴儿每次进食平均需要3~4盎司(89~118毫升)乳汁,乳汁日摄入量平均增至25~35盎司(750~1035毫升)。在1个月的时间里,大多数母亲每天的泌乳量几乎与母乳喂养的婴儿所需的乳汁一样多。因为婴儿的生长和代谢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缓,他们在1~6个月的时间里仍然需要同样数量的乳汁。但不是每个婴儿都是平均水平,健康、茁壮成长的婴儿每天的乳汁摄入量可在15.5~43盎司(或440~1220毫升)。
如果可能,在这一忙乱的时期应安排他人进行协助,以便母亲可以把精力放在婴儿和母乳喂养上面。如果她认为母乳喂养可能会发生忙乱的情况,她可以提前计划获取帮助。如此一来,她在母乳喂养婴儿方面经常犯错误的可能性就变小了。
文章编辑:鹿小小母婴
东莞市鹿小小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www.deerbabygro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