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在坐月子时,如果没有保养好身体,就容易落下病根”,这话是对的。产后,是女性身体脆弱的时候,非常容易受疾·病侵扰。在坐月子期间,你是否也为乳房胀痛而烦恼?是否也有产后脱发问题?你知道月子病是什么症状?下面鹿小小就这些问题,给产后妈妈讲讲关于月子病的预防。
一、重视血性恶露不尽
产后新妈妈要格外关注恶露的变化,这是产后恢复的一个重要指征。正常恶露一般持续2~4周。剖宫产比通过阴道分娩排出的恶露要少些,但如果血性恶露持续2周以上、量多或恶露持续时间长且为脓性、有臭味,可能出现了细·菌感·染,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伴有大量出血,子·宫大而软,则显示子·宫可能恢复不良,也需马上就诊。新妈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尽快排出恶露:
1.食用猪肝、红糖均有助于排出恶露。 2.大小便后用温水冲洗会阴,擦拭时务必记住由前往后擦拭或直接按压拭干。 3.冲洗时水流不可太强或过于用力冲洗,否则会造成保护膜破裂。 4. 建议采用卫生护垫,不宜用棉球,刚开始约1小时更换一次,之后两三个小时更换即可。更换卫生护垫时,由前向后拿掉,以防细·菌污染阴道。
二、轻松应对产后尿潴留
一般新妈妈在产后4~6小时内就能自己排尿,如果产后6小时以上不能自动排尿,而且膀胱涨满,称为尿潴留。尿潴留可使胀大的膀胱妨碍子·宫收缩,会引起产后出血。月子病是什么症状?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
1.便盆内放热水,坐在上面熏或用温开水缓缓冲洗尿道口周围,以解除尿道括约肌痉挛,刺·激膀胱收缩。 2.小腹部放热水袋或用艾条熏灸,以刺·激膀胱收缩。 3. 中药蝉衣9克,煎汤一大碗,顿服,有利·尿作用。4. 肌内注射卡巴可0.25毫克,促使膀胱收缩。5.要是采用上述办法,仍然排不出小便,那就只能在严密消·毒准备下,插导尿管导尿,并且保留导尿管数天。
三、乳头皲裂怎么办
月子病是什么症状?很多新妈妈刚刚开奶,奶量不多,乳头娇嫩,没能正确掌握哺乳的姿势。另外,初生的宝宝,不懂心疼妈妈,会用劲吸吮。这些都有可能导致乳头皲裂。防治乳头皲裂的措施有:
1. 每次喂奶不超过20分钟,还要采取正确的哺乳方式,让宝宝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2.对于已经裂开的乳头,可以每天使用熟的食用油涂抹伤口处,有助伤口·愈合。
3.喂奶前妈妈可以先挤一点奶出来,这样乳晕就会变软,有利于宝宝吮吸。
4.如果乳头皲裂较为严重,应停止喂奶24~48小时;或使用鹿小小吸奶器,模拟宝宝吸吮节奏,帮助妈妈排出乳汁到储奶瓶里,只用轻轻一转,就能标记吸奶时间,随时可以存储。
四、缓解乳房胀痛
月子期间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有哪些?新妈妈在分娩后的3~6天,乳房会逐渐开始充血、发胀,分泌大量乳汁。如果乳汁分泌得过多,又未能及时排出,就会出现乳房胀痛。较长时间的奶胀容易引起乳腺炎,应该及时处理。
1.缓解乳房胀痛的办法就是让宝宝频繁吸吮,如果宝宝实在吃不下,也要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来存在特定容器里。
2.也可用双手将乳汁挤出。洗净双手,握住整个乳房,轻轻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进行按摩挤压,挤压时,如果发现某个部位奶胀现象更明显,可进行局部用力挤压。
3.用清凉的毛巾或者把冰块用毛巾包裹进行冷敷,可以减轻肿痛,同时可以阻止细·菌侵入引发炎症。冷敷不会让乳腺组织萎缩,因此不必担心因此而减少乳汁的分泌量。
五、促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少量出血比较正常,但经常大量出血就要引起重视了。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等,其中常见的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多见于产程过长、胎儿过大、分娩时思想紧张、过度疲劳等。对有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在胎儿娩出后宜立即注射缩宫素,促子·宫收缩。
六、不要忽视产后便·秘
新妈妈产后饮食正常,但大便几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或称产后大便难,这是常见的产后病之一,严重影响新妈妈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乳汁质量。新妈妈要引起重视。
1.为了避免排便时用力过度,应该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多吃全麦或糙米食品。2.常下床行走,维持轻度的运动量,帮助肠胃蠕动,促排便。 3.避免忍便或延迟排便的时间,以免导致便·秘。 4.避免食用咖啡、茶、辣椒、酒等食物。5.学会休息,渐渐将其他工作转交给家庭其他成员,将自己的生物钟调至和宝宝一致。
七、多吃蔬果,预防产后痔疮
很多新妈妈产后饱受便·秘或痔疮之痛,这是由于坐月子期间,新妈妈大肠蠕动速度减慢,很容易便·秘,形成便·秘后,就很易诱发成痔疮,令新妈妈很痛苦。预防产后痔疮,尤其要在饮食上加以注意。不宜过于精细,应多食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如木耳、海带、冬菇、竹笋、胡萝卜、芹菜、菠菜、香蕉、柠檬等,可有效防止产后痔疮。
八、低盐少脂防水肿
月子病是什么症状?水肿不是怀孕期的“专利”,产后新妈妈同样也得预防水肿。产后一方面由于子·宫变大,影响血液循环而引起水肿,另一方面,受到黄体酮的影响,身体代谢水分的状况变差,身体也会出现浮肿。那么,如何改变新妈妈产后水肿?
可以采用食疗方法,去除身体水分。薏仁红小豆汤:可以强健肠胃、补血,也可以达到通乳的效果。红糖生姜汤:用生姜连皮用水煮,有活·血的效果,也可预防感冒。 同时,饮食要清淡,不可太咸,还要补充脂肪较少的瘦肉或鱼类,以免加重肾脏负担发生水肿。
九、产后睡眠自疗法
很多新妈妈都有这样的烦恼,那就是自从生了宝宝后就再也没睡过好觉了。产后睡眠不良,一般是因为母体在怀孕期间会分泌出许多保护胎儿成长的激·素,但在产后72小时之内逐渐消失,改为分泌供应母乳的激·素造成的。而在产后由于种种不安,如头疼、轻微忧郁、无法入睡、容易掉发、半夜给宝宝喂奶等导致的失·眠,将会给新妈妈带来很大的痛苦。
1.要养成睡前不胡思乱想的习惯。睡觉之前,不要胡思乱想,听一些曲调轻柔、节奏舒缓的音乐。
2.睡前两小时内不能进食,否则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同时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汽水等,忌吃辛辣或口味过重的食物。
3.睡觉前喝杯牛奶,可帮助睡眠,另外,喝杯蜂蜜水也可以,有镇静的作用。
4.适当做些身体锻炼,做点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等,都可以促睡眠。
5.调理好自己的心情很重要,心情调理好了,失·眠的症状也就会自然消失。
6.如果白天小睡时间过长或过晚,降低了夜晚想睡的需求,则应避免过长的午睡或傍晚的小睡。睡前可以洗个温水澡。晚上应按摩或用轻柔的体操来帮助放松。
十、积极预防产褥病
月子期间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有哪些?产褥感·染轻则影响新妈妈健康、延长产后恢复时间,重则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应积极治·疗急性外阴炎、阴道炎及宫颈炎,避免胎膜早破、滞产、产道损伤及产后出血。有胎膜早破或产前出血等感·染因素存在时,必须住院治·疗。分娩时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肛诊。注意产后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尽量早些下床活动,以使恶露尽早排出。
十一、及时抢救中暑的新妈妈
夏季坐月子的新妈妈如捂得太严、居室不通风,可能导致中暑。中暑后如不及时抢救,病情就会进一步恶化,体温可升至40℃以上,出现呕吐、腹泻、昏迷、面色苍白、脉搏加速、血压下降及瞳孔缩小,然后出现呼吸衰竭。一旦发现新妈妈中暑,首先要迅速改变环境,通风,降低室温。然后用冰水或自来水擦拭全身,并在额头、腋窝、腹股沟等血管浅表处放置冰袋,同时对其扇风以尽快降低体温。如果病情不显,则需送医院抢救。
十二、保持心情舒畅防产后脱发
大概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妈妈在坐月子时会有不同程度的脱发现象。这是因为怀孕以后,体内雌激·素增多,使得头发的寿命延长了,而到分娩以后体内雌激·素恢复正常,那些“超期服役”的头发就开始脱落。
为减少脱发,哺乳期应当心情舒畅,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海产品、豆类、蛋类。另外,还要经常用牛角梳梳头,或有节奏地按摩头皮;经常洗头,以刺·激头皮,促头部的血液循环。
十三、按摩腹部有助产后疼痛
月子病是什么症状?不管是自然生产还是剖宫产,新妈妈产后都有子·宫收缩的疼痛,为了让子·宫收缩成正常大小,即使疼痛也要经常按摩腹部。因为这样有利于促子·宫收缩和恶露的排出。新爸爸可以帮助新妈妈沿同一方向按摩腹部,注意力度一定要轻柔。
十四、产后虚弱巧补养
生产过后新妈妈如果出现精神不振、面色萎黄、不思饮食,就要考虑是否是产后虚弱了。产后虚弱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新妈妈身体留下健康隐患,也不利于照顾宝宝。因此新妈妈除了饮食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尽早让身体恢复精力。具体办法如下:
1.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放松心态,及时和家人沟通,寻求协助。
2.选择一些富含铁的食品或者是促血液循环的营养品,如动物内脏、海带、紫菜、菠菜、芹菜、西红柿、桂圆、红枣、花生红衣等。
3.多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鸡、鱼、瘦肉、动物肝脏等;牛奶、豆类也是新妈妈必不可少的补养佳品。
4. 产后第2周,剖宫产妈妈伤口基本愈合,可以适量进补。抓住这个时机补充营养,身体就会恢复得比较快。
十五、产后痛风重在预防
新妈妈想恢复得更健康,就一定不可忽视产后痛风,这会影响新妈妈以后的生活。产后痛风的特点是:产后肢体酸痛、麻木,局部红·肿、灼热,类似于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
产后痛风有三种类型:
血虚型:遍身关节疼痛,肢体酸楚、麻木,头晕心悸,舌淡红、少苔,脉细无力。
风寒型:周身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疼痛剧烈,宛如锥刺,或体肿、麻木,步履艰难,遇热则舒服,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肾虚型:产后腰肌酸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舌淡红、苔薄,脉沉细。
建议痛风重在日常预防,切不可麻痹大意。
1.产后要注意保暖,不可经受风寒,尤其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2.室内要通风透气,但不可直接吹风,即使在夏天也不要贪凉。
3.居室环境要保持干燥洁净,避免潮湿。
在坐月子期间,有些妈妈也许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这时候妈妈不用过于担心,只要按照科学正确的方法坐月子,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了解平时月子病是什么症状,就能轻松应对。以上就是鹿小小给各位妈妈分享的常见月子病及应对方法,有需要的妈妈可以看看哦。
文章编辑:鹿小小母婴
东莞市鹿小小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www.deerbabygrow.com